通城黃袍山通城縣黃袍山,位于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塘湖鎮東側,是湖北十大名山之一。據《通城縣志》云:古代有仙人曬
黃袍于此,故名黃袍山。湖北省生態自然保護區,主峰華羅寨海拔約1200多米,黃袍山又名盤古大山、大盤山、仙圣山等,有華
羅寨、鹿角山、三尖山、鳳形山、獅古尖等山峰。黃袍山著名景點有:華羅寨、甘港峽谷、天潭、癡情谷、元帥紀念館、方瓊紀念
館、汪潤田故居、魯直第、白水巖瀑布、插劍巖、白玉寺、蘭若寺、火山巖石林、櫻桃花海、望春花海、茶馬古道、深山古石橋、
溶洞、幽泉等等,黃袍山歷史悠久、風景秀麗、文人古跡比較多。黃袍山是一座古色文人的山,一座英雄紅色的山,一座綠色生態
的山,一座佛道久遠的名山。近年來黃袍 受到全國各地旅游愛好者的青睞,特別是自助游、自駕游。另外,黃袍山的戶外運動也
非常有特色,一線能有多種體驗,是露營、穿越戶外愛好者的天堂。
藥姑山又名岳姑山,龍窖山。這是一座古老神奇、雄偉險峻、風景秀麗、資源豐富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名山,曾經是瑤胞們
的故鄉,瑤族文化的發祥地,也是湘鄂邊陲的天然藥庫,初步考證的中草藥多達111科,1700多種,名貴藥材鐵皮石斛等產于此山,
珍稀野生動物種類繁多,俗稱“三步倒”的巨毒蛇——蕎殼蚪,全國獨有,自然景觀有:向天獅、五馬奔槽、獨燭峰、雙龍戲珠等
栩栩如生。
蘭若寺蘭若寺,位于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塘湖鎮黃袍山望湖村高山湖西南,始建于漢朝,是在漢武帝時期的大漢使者張騫遣
副使出使大夏經身毒(今印度國的一部分)之后,由于漢武帝以開放之姿容納八方之物,黃袍山地處皇城之偏遠,才得以由身毒國
人在黃袍山傳入佛教和建設寺廟,因是華夏四海九州最早的佛教寺廟之一,得名為蘭若寺,距今已有2100多年,略早于洛陽的白馬
寺、南宮的普彤寺,更早于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的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等地的寺廟,可謂為中國佛教
寺廟之“佛源”和“祖先”。
中華蘇維埃舊址通城縣中華蘇維埃舊址位于通城縣塘湖鎮荻田村境內,原為當地黃姓家族的祠堂,始建于清代,座北朝南向,
為明、清時期三重堂磚木抬梁式結構,單檐硬山灰瓦頂。堂內設有戲臺,中堂四角有石天井和木質看臺,整座建筑雕梁畫棟極盡華
美。1927年,羅榮桓領導鄂南通城、崇陽農民暴動后,黃袍山成了革命根據地,自1929年建立第一個黨小組起,繼發武裝暴動建立
武裝隊伍,在塘湖黃袍黃氏宗祠內成立縣蘇維埃政府?,F黃氏宗祠已成為鄂南革命烈士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縣級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